网海寻贝 (3) 遲到的眼淚——讀高行健的〈母親〉
网海寻贝 (3) 遲到的眼淚——讀高行健的〈母親〉
林秀蘭


 

 


	
  读完高行健荣获诺贝尔奖长达五百六十三页的皇皇钜着《灵山》,除了叹服作
者处处洋溢的才华以及该作品幽深宽广的意涵外,倒不曾掉过一滴泪 ; 那天晚
上随手翻阅《给我老爷买鱼竿》中的《母亲》一文 ,却几度情不自禁潸然落泪 
。高行健的作品一向不是滥情的, 正如他于八十九年十二月七日在瑞典皇家学院
演讲厅以中文发表的演讲所言:“抒情有许许多多的层次,更高的境界不如冷眼静
观。 诗意便隐藏在这有距离的关注中。”而在这种“尽可能中性”的目光下所呈
现的文学作品,“在勾起痛苦、厌恶与恶心的同时,也唤醒悲悯、对生命的爱惜与
眷恋之情。”因此,他的作品不是呼天抢地的,不是教人流泪的,即便是至悲至恸
的人生经验,在他刻意的“冷眼静观”和“有距离的关注”下,自然呈现出与一般
写实文学或“伤痕文学”迥然不同的风貌。透过其独特的诗意的语言,读者对其笔
下所呈现的时代巨变、人世沧桑尽,管洞烛幽微、感触良深,却仍可保持一种理性
的凝视与观察,有如侯孝贤般的“电影诗学”,以艺术家特有的冷静叙事型态,和
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刻思想,营造出一种诗意的距离。( 叶月谕〈侯孝贤的“电影
诗学”-《海上花》〉)

  如此说来,我心被触动的,究竟是那根弦?为何竟失去那种“理性的凝视与观
察”,瞬然掉进情感的漩涡?把七千多字的〈母亲〉从头到尾再细读一次,总算明
白:原来那深深撼动我的,是人母皆有的慈 爱与牺牲,是千古不移的赤子心情,
是份令人无法保持冷静客观的孺慕情怀!尤其当作者写〈母亲〉坠 河而亡之前,
为了好好伺候她那即将从大学放暑假归来的宝贝儿子所做的一切准备时,笔端所流
泻的母亲那一份无微不至的爱,是那样平凡而贴切,淋漓尽致写出了所有人母的“
痴”,而那的的确确也是我的亲身经验。

  “而你,为了多看几眼儿子,他回来好多伺候他几天,给他做点好吃的,让他
补养补养,你省下了当时按户口配给供应的好几个月的那几斤鸡蛋,你那一份一个
也没舍得吃,还把那个月的肉票和邻居换了,好等他回来全家加餐吃团圆饭。”接
着作者写,母亲如何从工作的农场赶回家来,甚至把农场分得的几条鱼也都腌了带
回来,她自己则是什么也舍不得吃,只等着儿子回来尽情享用一切好东西。本来一
个月有四天假的母亲,却只在家待了一天;在那一天,母亲飞快地把家里的脏衣服
都洗了,连被子床单也都拆洗过,为的是儿子回来时家里一切都干净舒适,赏心悦
目。然后,她可以和儿子多谈谈,多伺候伺候他。母亲忙了整整一天便提前赶回农
场去了,攒下的三天假,只等着和儿子回来共同欢度。接下来作者陈述母亲如何熬
尽了她自己,回到农场后却还顾不得一身的疲惫,帮人接了夜班,继续工作一天一
夜,目的是换取一天额外的休假,好多陪陪宝贝大儿子,结果,就在清晨下了班到
河边洗脸时,脑贫血突然发作,母亲眼前一黑便栽进水里。

  文中最令人痛彻心肺的是作者一再忏悔自己的“无情无义”:作者把身边唯一
的母亲遗照烧掉了。那是文革时闹得轰轰烈烈,到处在破“四旧”,抄家的当头,
作者惟恐所写的文稿惹来大祸,趁着夜深人静闩上房门悄悄焚烧所有的文稿。就在
那鬼鬼祟祟湮灭证据的一刻,母亲的遗照突然掉了出来,照片中母亲穿了件美丽的
花丝绒旗袍,旗袍在当时是“四旧”之一,尤其那高贵的花丝绒绝非贫困的象征,
绝对会招来种种残酷无情的批斗!长期的动辄得咎与一时的胆怯畏缩,使作者毫不
犹豫拾起照片扔进炉中,“照片痛苦扭曲着,迅速变黄,我想拿出来再看一眼,轰
的一声,它就着火了。”

  这会儿再怎么后悔也来不及了,然而更可悲的是:当作者在烧毁文稿和照片时
,脊背不断冒汗,感觉像 在犯罪一样。这种“罪恶感”倒不是由于他把唯一的母
亲遗照烧毁了,而是怕被人发现他在销毁罪证,那可是罪加一等。然而作者不禁自
问:他有什么罪呢?只是因为胆怯,因为恐惧,因为“怕被怀疑成狗崽子,儿子就
把母亲给销毁了。”

  多么沉痛的忏悔!多么无奈的告白!人性的软弱时代的悲剧于此赤裸裸呈现在
读者眼前。读到这里,我们也只有深深叹息,默默流泪,“无语问苍天”罢了。

  “妈妈,你无法原谅你这个不孝的儿子,你给他一切,他却什么也未给了你。
他如今居然也成了个人物,但他是渺小的!”

  “妈妈,我需重新得到你的宽慰,像小时候那样,偎依在母亲的怀抱里。”

  在“母亲”去世二十多年后的梦境中,作者那份“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痛悔与
自责,以及梦醒后的哀哀 告白,令人为之引领长叹,久久不能释怀。

  《母亲》一文写得如此深刻,如此动人,不但值得一般人欣赏,更足以作为学
习华语文的范本。不知大学教授或高中教师是否考虑以之为国文教材,一方面让我
们的下一代体会那一份撼人心弦的伦理亲情(虽然高行健一再强调“文学对于大众
不负有什么义务”,然笔者以为那是指创作的心态而言,作者完成之后倘能受人青
睐,让它担负起一个意料之外的任务,应是无伤大雅吧!)另一方面也借此向下一
代介绍这个令全球华人引以为荣的诺贝尔文学大师-高行健。



儿子是母亲心中永远的爱 母亲是儿子心中永远的痛 

by 无名 

这是一篇怀念母亲的作品,是把作者的写作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品。 

  这不是小说,这是作者与母亲的对话,是面对母亲的忏悔,是作者与自己心灵
的对话,是作者与那个特定时代的沟通,是作者对母亲的倾诉,是作者对自己良知
的倾听。 

  这是对母亲给予的爱的再体验。母亲爱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和平时代富裕生活
母亲对子女的爱也许彼此彼此。但置身那样的年代,遭受那么多的不幸,经历那么
多的折磨,却集众苦于一身,疼爱自己的孩子,甚至为自己的孩子献出了生命,这
绝对是一份与众不同的沉甸甸的爱。 

  孩子爱母亲是最普通的,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要爱自己的母亲也是那么地不
容易。自己不得不烧了母亲唯一的照片,自己连母亲去世也不能再见一面,这种爱
与痛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作者的倾诉中更多的是忏悔。年少的时候,不懂得母亲;青壮年时代,为了功
名,忽略母亲;自己有所作为了,母亲却不知道。痛惜母亲连梦见母亲都不可求,
这种忏悔也是让人痛彻肺腑的。 

  母亲生活的艰难,爱得辛酸,死得悲凉,连死因都不明不白,连死后墓穴也历
经凄凉,做儿子的怎堪回首?爱中是生活的痛苦和人生的悲凉,忏悔里是心头的沉
痛和人生的无奈。每一个人,生活的时代不一样,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别,但这
种爱子之痛,失母之悲,却是共同的。作者倾诉的是天下儿子心中永远的痛。 

  常言说,多情未必不丈夫,人世间最伟大最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丰富的情
感和内心世界的人,没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内心深处不是情感的海洋,特别是艺术
家,对母亲的爱,是他们创作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首页HOME目录